一、组织机构
巴蜀武术国际交流大会组委会
二、赛事地点及日程安排
(一)赛事地点:成都
(二)赛事日程安排
(一)武术套路冠军赛
(二)太极拳精英赛
(三)散打擂台赛
(四)跆拳道公开赛
(五)太极推手大奖赛
四、竞赛办法
(一)竞赛章程
1、按《2012 年传统武术比赛规则》和最新各比赛项目规则执行。2、国家规定套路、传统套路均可参赛,不限流派。(二)武术套路、太极拳竞赛分组
1、少儿组(A 组)
A1 组:7 岁以下 A2 组:7 岁-10 岁 A3 组:11 岁-13 岁 A4 组:14 岁-16 岁
2、青年组(B 组)
B1 组:17 岁-20 岁 B2 组:21 岁-25 岁 B3 组:26 岁-30 岁
3、中年一组(C 组)
C1 组:31 岁-35 岁 C2 组:36 岁-40 岁 C3 组:41 岁-45 岁
4、中年二组(D 组)
D1 组:46 岁-50 岁 D2 组:51 岁-55 岁 D3 组:56 岁-59 岁
5、老年组(E 组)
E1 组:60 岁-65 岁 E2 组:66 岁以上(三)散打年龄分组、级别设置
1、少儿 A 组:8 岁以下
男子组:20-22kg、22-24kg、24-26kg、26-28kg、28-30kg、30-32kg、32-34kg、34-36kg、36-38kg
女子组:20-22kg、22-24kg、24-26kg、26-28kg、28-30kg
2、少儿 B 组:9-10 岁
男子组:25-27kg、27-29kg、29-31kg、31-33kg、33-35kg、35-37kg、37-39kg、39-41kg、41-43kg
女子组:25-27kg、27-29kg、29-31kg、31-33kg、33-35kg
3、少儿 C 组:11-13 岁
男子组:32-34kg、34-36kg、36-38kg、38-40kg、40-42kg、42-44kg、44-46kg、46-48kg、48-50kg
女子组:30-33kg、33-36kg、36-39kg、39-42kg、42-45kg
4、青少年组:14-15 岁
男子组:40-43kg、43-46kg、46-49kg、49-52kg、52-55kg、55-58kg、58-61kg、61-64kg、64-67kg
女子组:38-41kg 、41-44kg 、44-47kg、47-50kg、50-53kg
5、青年组:16-17 岁
男子组:46-49kg、49-52kg、52-55kg、55-58kg、58-61kg、61-64kg、64-67kg、67-70kg、70-73kg
女子组:43-46kg、46-49kg、49-52kg、52-55kg、55-58kg
6、成年组:18 岁以上(只设男子组)
50-54kg、54-58kg、58-62kg、62-66kg、66-70kg、74-78kg、78-82kg(四)太极推手年龄分组、级别设置
1、青少年组:14-18 岁 男子组:48-52kg 、52-56kg 、56-60kg
2、青年组:18-22 岁 男子组:50-55kg 、55-60kg 、60-65kg
3、成年组:22 岁以上 男子组:55-60kg 、60-65kg 、65-70kg 70kg 以上
(五)跆拳道公开赛项目设置
竞技比赛(个人)、品势比赛(包括个人、团体赛)1、竞技比赛组别:
(1)青年组(男、女):
2002 年 1 月 1 日--2004 年 12 月 31 日出生
(2)少年甲组(男、女):
2005 年 1 月 1 日-2006 年 12 月 31 日出生
(3)少年乙组(男、女):
2007 年 1 月 1 日-2008 年 12 月 31 日出生
(4)儿童甲组(男、女):
2009 年 1 月 1 日-2010 年 12 月 31 日出生
(5)儿童乙组(男、女):
2011 年 1 月 1 日-2012 年 12 月 31 日出生
(6)儿童丙组(男、女):
2013 年 1 月 1 日-2016 年 12 月 31 日出生
2、级别设置
(1)青年组
男子:52kg 以下、52-55kg、55-58kg、58-61kg、61-64kg、64-67kg
女子:46kg 以下、46-49kg、49-52kg、52-55kg、55-58kg、58-61kg(2)少年甲组
男子:42kg 以下、42-45kg、45-48kg、48-51kg、51-54kg、54-57kg
女子:38kg 以下、38-41kg、41-44kg、44-47kg、47-50kg、50-53kg(3)少年乙组
男子:39kg 以下、39-42kg、42-45kg、45-48 kg、48-51kg、51-54kg
女子:35kg 以下、35-38kg、38-41kg、41-44 kg、44-47kg、47-50kg(4)儿童甲组
男子:32kg 以下、32-35kg、35-38kg、38-41kg、 41-44kg、44-47kg
女子:28kg 以下、28-31kg、31-34kg、34-37kg、 37-43kg、43-46kg(5)儿童乙组
男子:25 kg 以下、25-27kg、27-29kg、29-31kg、31-33kg、33-35 kg、35-37 kg、37-39kg、39-41kg、41-43kg、43-45kg
女子:24 kg 以下、24-26kg、26-28kg、28-30kg、30-32kg、32-34kg(6)儿童丙组
男子:19 kg 以下、19-21 kg、21-23 kg、23-25 kg、25-27 kg、27-29kg、29-31kg、31-33kg、33-35kg
女子:19 kg 以下、19-21 kg、21-23 kg、23-25 kg、25-27 kg、27-29kg、29-31kg、31-33kg、33-35kg
注:各组别运动员最轻级别和最重级别的净体重,上、下线不得超过3kg(如:52kg 以下级,体重最低不得少于 49kg)“kg”重量的标准,均按上线为合格(如 51-53 kg 级,实际应为 51.01-53kg 级)。
3、品势分类
(1)个人比赛(男子、女子):同年龄组运动员之间进行
(2)混双比赛:参赛运动员为同年龄组的男、女运动员各一人
(3)团体比赛(男子、女子):参赛运动员为同年龄组、同性别的3名运动员。4、组别划分参照竞技组别。
(六)竞赛时间
1、太极拳:4 分钟以内。(到 3 分钟裁判长鸣哨示意)
2、太极器械:3 分钟以内。(到 2 分钟裁判长鸣哨示意)
3、武术套路单项项目:2 分钟以内。
4、对练项目:1 分钟以内,太极拳对练:3 分钟以内(男女可混合对练)
5、集体项目:4 分钟以内,可以配乐。
注:(1)单练、对练项目超出规定时间 2 秒者扣 0.1 分,依次类推(七)比赛服装、器材
1、参赛选手必须穿与参赛项目相符的各类服饰;
2、比赛服饰、比赛器材参赛选手自备。(八)仲裁裁判
仲裁、裁判由大会组委会统一选定委派
五、参赛办法
(一)各地区武术及相关协会、团体、个人均可组队参赛,参赛队可报领队 1 人、教练 1-2 人,运动员男、女人数不限。运动员年龄、健康状况均由各代表队自己审核,散打及推手选手必提供医院体检报告上交组委会,以报名单上盖章,或签字后确认。如因年龄不实,一经查出则取消该运动员竞赛资格。竞赛期间因健康情况而引发的伤病等,均由各单位和个人自行负责,费用自理。参赛运动员须办理“人身意外伤害保险”。参赛人员均须签署《安全责任声明》,未签署的选手不能参赛。
(二)参会单位均可申报闭幕式汇演、及优秀团队展示,设特别表演金奖、银奖、铜奖奖项。
注:(1)参加团队展示的单位,需提供单位简介、集体照片(2 张),表演人数不得小于 10 人,各单位限报一项。
(2)各参赛单位均可申请在《巴蜀武术》特刊上刊登单位风采。
(一)参会报名费 120 元/人(送大会纪念短袖一件)
(三)《巴蜀武术》特刊,参加办法另行通知。
(四)各代表队食宿可自行安排,如需大会组委会安排食宿的队伍请在报名截止前联系工作人员,标准如下:
标准一:商务酒店 200 元/人(含三餐),两天合计 400 元备注:请各代表队将以上款项一次性汇至组委会指定账户,推迟报到及提前离会者不予退办食宿费用.
(五)委托保险费:所有参赛选手的意外伤害保险由组委会统一购买,每位人民币 20 元(请在报名表“委托保险”栏内打(“√”)。
七、报名须知
1.加盖印章或签名的报名表(统一格式打印)1 张
2.报名费用结算表 1 份
3.身份证复印件 1 份(或户口本复印件)
4.所有教练、领队及参赛选手需交电子版照片,并注明各自姓名
5.《安全责任声明》
(二)报名截止时间:2020 年年 8 月 10 日。八、奖励办法
2、对练、散打、跆拳道、太极推手项目
①前三名颁发奖牌和证书;
②其余名次颁发三等奖证书;
3、集体项目:拳术、器械、拳械混合项目设置奖项:一等奖(30%),二等奖(30%),三等奖(40%),集体颁发牌匾、个人颁发证书。九、其他事宜
联系地址:成都市簇锦北路 15 号小平广场三楼
邮 编:610043
(二)汇款地址
1、银行转账:
中国工商银行 6222004402101568150 (闫建强)
中国农业银行 6228480469470933075 (闫建强)
2、支付宝转账:18980086078 (闫建强)(注:汇款后请致电确认并保留转账凭证,报到时提交确认)
(三)如需了解赛会具体安排、赛事秩序等事宜可关注“巴蜀国际”微信公众号或登录 www.bswushu.com 巴蜀武术官网查询。(四)大会解释权属赛事组委会
(五)未尽事宜,另行通知。